您當前的位置 : 嘉興在線  >  村鎮(zhèn)頻道 > 大橋鎮(zhèn) > 新聞動態(tài)  >  正文
南湖區(qū)大橋鎮(zhèn)由橋村文化禮堂的驚蟄民俗賞
2023-03-04 23:09

  桃始華,倉庚鳴,鷹化為鳩。隨著驚蟄節(jié)氣到來,氣溫日漸回升,又到了一年的春耕播種季節(jié),大橋鎮(zhèn)由橋村的新農人逐漸忙碌起來。讓我們一起跟隨新農人們的腳步,去看看由橋村的驚蟄節(jié)氣民俗是怎樣傳承的。

  嘉興市南湖區(qū)大橋鎮(zhèn)由橋村文化禮堂“共富”新農人團隊的顧衛(wèi)軍是當?shù)匦∮忻麣獾男罗r人,作為“80后”,顧衛(wèi)軍為了助推家鄉(xiāng)建設,以“新農人”的身份回到村里,不僅自己干起了農業(yè),也帶動周邊村民共同努力,形成了種植、指導、收購、直播帶貨等環(huán)節(jié)的銷售閉環(huán)。在他的家庭農場里,培育了大半個月的玉米苗已經可以移植到大田里,經過兩個月精心培育,預計五月底可以采摘第一批玉米。驚蟄節(jié)氣仿佛吹響了“農耕沖鋒號”,在顧衛(wèi)軍等團隊骨干的帶頭下,由橋村的農人們陸續(xù)加入春耕大軍。農業(yè)耕作最講天時地利,驚蟄是春季第三個節(jié)氣,此時農人們要順勢打洞、插苗、撒肥、噴水,給幼苗充分的呵護。

  春耕啟動百蟲驚,驚蟄一直有除蟲害的習俗。為了作物免受蟲害,田間要適量噴灑除蟲藥劑;在家里也要點香薰蟲,祛病保平安。在農村,磚木結構獨棟房屋居多,農人們?yōu)榱吮苊庀x害侵擾,會在家中點香薰蟲。手持煙熏火燎的草把或藥香,把屋里屋外角角落落都熏一遍,便是驚蟄熏蟲的民俗了。

  農人們最是盼著一年風調雨順,五谷豐登,為了討個好彩頭,亦有“吃龍食”的習俗,即把食物叫成“龍須”“龍耳”“龍鱗”等,希望有個好兆頭。在由橋村文化禮堂居家養(yǎng)老中心內,志愿者們早早準備了象征“順心如意”的龍須面,燒水下面,再淋上雪菜肉絲等澆頭小料,噴香四溢的龍須面就出鍋了。分作小份,一人一碗,傳遞健康、平安和幸福。

  驚蟄時節(jié)飲食起居應順肝之性,助益脾氣,令五臟和平。除了“吃龍食”,驚蟄也有吃梨的民俗。但吃梨又有講究,由于梨和“離”同音,為了避免分離,吃梨時不能一分為二,可以一人一個,也可以切小塊大家分享。在潛移默化的傳承和傳遞寓意美好的祝福中,將節(jié)氣民俗深深刻進村民們心中,代代傳承。

來源:

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安裝

在這里,讀懂嘉興

相關閱讀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