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當前的位置 : 嘉興在線  >  思享  >  正文
讀嘉評論|用“繡花”功夫繡出城市品質
2022-05-26 22:48


用“繡花”功夫繡出城市品質


讀嘉評論記者 汪 瑩

用“繡花”功夫繡出城市品質、擦亮城市品牌

——這是日前嘉興市委書記張兵在市區(qū)多地暗訪檢查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(chuàng)建工作時提出的要求。

城市治理,千頭萬緒,有效治理的“牛鼻子”就在于科學化、精細化、智能化,用“繡花功夫”解決問題、補齊短板。

“用‘繡花’功夫繡出城市品質、擦亮城市品牌”的創(chuàng)建要求,體現(xiàn)了市委市政府以民生為導向、以問題為靶向的治理理念,不僅是一種態(tài)度,更是一種能力、一種智慧。


9685793126fe9d83bed53a31adb3308b.jpg


成績不說跑不了,問題不說不得了。

創(chuàng)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是一場“學霸之間的較量”,“考生”都是全國文明城市,到最后比拼的不是誰會的多,而是誰失誤少,哪怕微小細節(jié)也要經得起“放大鏡”反復檢驗。

全市爭創(chuàng)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工作推進會召開不到一周,市委書記就帶頭掛帥出征,以“四不兩直”的形式深入基層暗訪督導,傳遞出直面問題、克難攻堅的強烈信號。

從這次暗訪發(fā)現(xiàn)的問題看,老舊小區(qū)空中“飛線”、停車無序、環(huán)境臟亂等,看似都是微不足道的“細節(jié)”,但如果不立說立行、堅決整改,就可能成為影響群眾幸福感提升和創(chuàng)建成敗的“最短木板”。


cbc6c84e1ff18898ed28c2849e0a3a69.jpg

問題在工作不細,根子在作風不實。

城市治理與服務精細化,說到底就是認真對待、盡力辦好老百姓身邊的小事。

工作問題背后是作風問題,作風問題背后是責任心問題。

以“空中蜘蛛網”為例,老舊小區(qū)樓外各類管線隨意排布、相互纏繞,根子就在線纜責任單位“只管設不管撤”。

用“繡花”功夫繡出城市品質,意味著管理者不僅要手握“繡花針”,以行之有效的治理體系和方法,確保“問題吹哨、部門報道”;更要胸懷“繡花心”,對群眾的需求、期待,對城市的細枝末節(jié)、角角落落,抱有“時時放心不下”的責任感,隨時隨地捕捉問題、精益求精優(yōu)化對策,讓精細管理體現(xiàn)到每一個角落、每一個細節(jié)。

創(chuàng)建和暗訪只是手段,讓老百姓在創(chuàng)建中享有更多幸福感獲得感才是目的。

用好城市治理的“繡花”功夫,關鍵要看有沒有在人們習以為常的、易被忽視的日常場景里下功夫。

民有所呼,必有所應。

老舊小區(qū)樓道內雜物、車輛亂堆亂停,閑置地塊種菜施肥、環(huán)境臟亂,這次市委書記暗訪發(fā)現(xiàn)的問題,也是群眾最關心、最期盼解決的問題。

庖丁解牛分析癥結、對癥下藥拿出辦法,奔著問題去,迎著群眾的期盼走,找準發(fā)力點,用足“繡花功”,就能從微觀層面提升廣大市民生活品質體驗,也才能吸引更多人爭當“創(chuàng)建者”。


城市治理在細微之處下功夫,還需要“數字繡花針”發(fā)力。

過去一年,以數字化改革為抓手,“慧眼智治”等眾多市場叫座群眾叫好的場景應用在嘉興涌現(xiàn),解決了不少城市管理難題。

針對當前城市規(guī)劃建設中存在的痛點堵點,還要開發(fā)更多高效實用的多跨應用場景,把服務管理的觸角延伸到每一個角落,用“數字繡花”功夫打磨城市品質、提升文明程度,繡出群眾看得見、摸得著的幸福感。

e9793590024385383de5fb59a5d79a76.jpg

一座城市的品質,往往就體現(xiàn)在一磚一瓦、一草一木中。

讓治理的針腳更細密,城市的運行才能更順暢、百姓的生活才能更美好。

用足“繡花功夫”,徹底消除城市治理中的“盲區(qū)”“盲點”,在補齊短板中努力奔跑,在克難攻堅中積厚成勢,嘉興創(chuàng)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就能贏得群眾的真心認可,交出群眾滿意的答卷。

文明嘉興,我的家


來源:

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安裝

在這里,讀懂嘉興

相關閱讀
分享到: